新京报讯(记者展圣洁)经过近一年的筹备,近日,“数说犀尊”展览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北16展厅对公众开放。展厅以一物一展的形式,突破常规展陈手段,让沉睡的西汉错金银云纹青铜犀尊“活”了起来。
展览还原了该国宝级藏品的发现过程,通过展览设计及可视化的导览器,观众可以近距离详细了解该青铜器的铸造工艺、装饰工艺等。
(资料图片)
1963年1月11日,陕西省兴平县豆马村的社员用锄头取土时,意外挖破了一只灰色大陶瓮,瓮里立有一尊铜犀牛。犀牛背后有盖,内藏17件其他器物,包括铜镜、带钩、锉刀、花贝等,大多是西汉时期的器物,有鉴于此,专家认为该遗存的埋藏年代为西汉时期。
6月5日,中国国家博物馆,“数说犀尊”展厅第一单元仿制了错金银云纹铜犀尊出土时的样子,上部展示了同时出土的其他文物(真品)。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通过对比发现,犀尊的造型、纹饰和制作工艺与战国晚期的一些文物很相似,因此也有专家认为犀尊可能为战国遗物。在该出土地点周围并未再有其他考古发现,人们推测犀尊有可能是因战乱或其他缘故而仓促掩埋。这也给犀尊的来历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这件事情其实很多人都不知道,此次展览我们也把它肚子里的文物一起展示出来,也是这些文物第一次和公众见面。”中国国家博物馆“数说犀尊”策展人、研究馆员朱晓云说。
展览运用了许多别致的“巧思”,使观众可以从多个角度了解该器物。“在小孔成像的位置,我们使用了最新的微型高清显示屏,通过放大镜的作用,观众可以看到文保工作者在高清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犀尊表面错金银的纹饰。”朱晓云表示。
记者通过小孔可以观看内置的相应部位放大的错金花纹。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展览综合运用高清三维扫描、超高清显示、人工智能、红外感应、AOA定位、增强现实、环境监测等技术,让观众从单纯的参观者变成探索者、参与者,从视、听、触、互动思考等多维度深入感受犀尊所承载的价值。
国博使用的多样性文物智能采集三维扫描平台。最后一个展厅展示国博在推进智慧国博建设方面的探索。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在展厅内,手持可视化导览器,观众走到相应位置便可自动跳转出文物相关介绍。“在某些重点位置,还会有VR互动体验。一只小犀牛也会伴随着你,可以随时召唤它,和它一起合影。”朱晓云说。
藏在犀尊腹中的龙首铜带钩(左二)等文物。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展览的最后一部分再现了文物采集、应用场景和数字运行平台,可以实时显示展厅内的环境温度和湿度、观众的沉浸观展时间等,切身体会到现代技术带给博物馆的无限可能。除此之外,观众还可看到文物智能采集三维扫描平台,亲手体验手动3D扫描的过程。
编辑 张磊
校对 李立军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