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 正文
2019年,12岁女孩确诊重度抑郁症,两张病历单,让父亲追悔莫及!
来源:艾弥儿  时间:2023-04-17 14:07:58
字号:

“有时候我都觉得这个世界上可没意思,就是可难受。”

12岁少女郭紫云,在被架到医院的时候,已经 连续一周没有进食 了,她的双眼空洞,没有神采,毫无生气可言。

起初,父亲郭百彦认为女儿紫云只是胃里有些不舒服,但医生对她进行全面身体检查后,并未发现紫云有任何身体不适的症状。


【资料图】

随后,医生决定给紫云进行一次心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 这个只有12岁的孩子患有中度的焦虑和重度的抑郁。

少女为何患重度抑郁症

当心理医生询问紫云家庭成员数时,父亲表示有7口人,但紫云却回答只有6口人。

其实,在紫云内心深处,那消失的一口人就是她的母亲。母亲在紫云三岁时去世,此后,紫云每当思念母亲时,她会拿出母亲的照片,静静凝视片刻。

几年后,父亲另组家庭,如今,家中有一个哥哥、一个弟弟,紫云排行老二。

随着家庭情况的慢慢明晰,紫云抑郁的原因也逐渐开始浮出水面。

紫云的父亲郭百彦今年39岁,来自农村,是一位包工头,主要从事装修工作。

他为了养家糊口,每天都和一群工友一起忙碌奔波,一心扑在工作上,只有没活干的时候才能陪陪家人,但这样的时间实在有限,紫云只能由奶奶照顾。

紫云从小学三年级开始上寄宿学校,受到特殊的家庭环境的影响,这让她在很早的时候就变得异常成熟和敏感。

这种成熟和忧郁超出了同龄人的范围。但紫云是一个懂事的孩子,她总是习惯将不好的情绪深埋于心,平时还会顺手帮忙做家务,这也成为父女二人难得的独处的机会。

可郭百彦却忙于工作,从未主动了解女儿的内心世界。直到看见医生递来的两张病历单,他才终于意识到自己与女儿竟变得如此疏离。

母亲的离去,父亲陪伴的缺失,无疑是造成紫云中度焦虑和重度抑郁的主要原因。

紫云这种现象,在中国青少年中并不罕见。根据一份调查显示, 中国青少年抑郁症患病率高达24.6%,这一数字远超身体疾病的患病率。

然而,绝大部分人对心理疾病的认知远远不足。

可能很多人会说:

“小孩子怎么会不快乐呢,又不用工作。”

“别那么脆弱,要坚强一点。”

“现在孩子生活条件这么好,还有什么可抱怨的。 ”

……

恰恰因为这种偏见的存在,很多像紫云一样的 孩子仍然遭受着“不懂事”、“矫情”的指责 ,甚至让有些正值青春的孩子们,因抑郁而走上了自杀的悲惨道路。

更严重的患者

小芳,一个年仅13岁的女孩 ,刚入初一不久,却被不幸 诊断出了中度抑郁症和重度焦虑症。

根据黄妈妈的回忆,自从小芳住在学校,她逐渐变得沉默寡言,不再与父母沟通交流,甚至经常独自一人呆在房间里。

这种现象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尤其是在面对返回学校上课的时候,小芳就会情绪激动并出现头疼、失眠、恶心呕吐等症状。

在此之前,小芳经常与父母分享自己在校园生活中的点滴和学习上的情况。她在中学第一次进行摸底考试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名列前10名。

但是 从初一上半学期开始,黄妈妈便经常被小芳的班主任约谈 ,黄妈妈从班主任口中得知,小芳经常不交作业,还总是违反课堂纪律。

“我们的第一反应就是,孩子进入青春期开始叛逆了。”

针对这些问题,黄妈妈曾经试图通过说教和打骂方式解决,但事实证明这不但无助于改善孩子的状况,反而让母女之间的关系变得紧张。

整个初一,小芳都表现出不想再读书的倾向,但每次向父母提出退学的请求都遭到了拒绝。

直到有一天, 小芳点燃了自己的校服 ,这一事件终于引起了家庭的警觉,小芳也因此被送到了专业的心理疾病治疗机构。

除了小芳之外,还有更极端的案例。

小美,一名14岁的女孩, 她竟然通过自残缓解心里的痛苦 ,这导致她身上有十多条深浅不一、新旧交替的割痕。

当医生问她为什么要自残时,小美只是轻蔑地说了一句: “成绩不好啊。”

随着情绪的降低,她将衣物紧紧地裹在头上,拒绝与任何人交流,除了沉默以外,再无一字表露。

在经历全面的身体检查以及专业心理测试后,小美被诊断患有抑郁症。

小美的奶奶对这项诊断结果显然感到难以接受。在她看来, 小美衣食无忧,怎么可能会患上抑郁症呢?

当情绪激动时,她一边推搡小美,一边哀叹道: “你到底怎么回事啊?”

小美从出生起,就因为遗传而左手残疾,父母也在她很小的时候就离异了,于是她便一直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

因为残疾的缘故,她总感觉家人有些嫌弃她,这让她变得十分自卑。

尤其是 奶奶性格急躁,常常因小事而对她发火,爷爷也很少关心她的生活 。

几年前,父母再婚并生下了一个孩子,对小美的关注也变得越来越少了。

小美还在上小学的时候,她便极为用功地学习,期望用优异成绩得到家人的关注。

她坚信付出就有回报,功夫不负有心人,她每一次考试的成绩都名列前茅,渐渐地学习成为了她的灵魂归宿。

然而,到了初中阶段,她的周围的人似乎都开始发力了。无论自己多么努力,考试成绩总是在中游徘徊,这让原本骄傲的心被磨破了,自信心也随之消失。

小美声称:“ 成绩的下滑让家人更加不喜欢我 ,老师和同学也越来越孤立我,心中的委屈无处倾诉,只能选择这种方式来表达不满,只有这样,心情才能好一些。”

通过紫云、小芳、小美的故事,我们发现每一位家长都对自己孩子患有抑郁症这件事而表示不敢相信,他们以为自己的孩子是身体疾病、或者是青春叛逆。

令人担忧的是,青少年抑郁症的患病率正在逐渐攀升。

最新调查数据显示,在我国17岁以下的儿童和青少年中,有三千万人正遭受心理问题的折磨。

青少年为何频频沾上“抑郁”二字?

首先,是家庭因素。当孩子在早期的生活中,出现亲子关系破裂或失去父母,这可能会严重破坏他们的依恋关系。

这种情况很有可能导致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出现抑郁症的症状。

如果父母过于严厉地管教孩子、独揽所有的决策权,那么孩子就很容易失去自我,失去自由和自主权。

同时,这种家庭环境很有可能引发孩子内心的负面情绪,比如恐惧、愤怒和内疚等。这些情绪深藏在孩子内心,难以释放,会逐渐积攒并导致抑郁症状的出现。

其次,是学习压力。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遭遇各种压力,而目前他们面临的最主要的压力来源于学业,包括升学、各类考试等。

这种压力更是不容忽视,因为很多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够出类拔萃,然而,过度强调成绩并不利于与孩子的交流沟通。

如果这些压力得不到及时的缓解,青少年就有可能长期处于焦虑和抑郁之中,最终导致抑郁症。

最后,是社会心理。青少年正处于生理发育和心理成长的关键阶段,他们必须面对着来自学习、社交等多方面的压力,同时也需要承受心理上相应的负荷。缺乏及时的心理疏导也可能导致抑郁症的产生。

对青少年抑郁症的防治任重而道远,然而只要我们肯慢下步子,耐心倾听他们的心声,给予他们自由呐喊的权利,假使不能规避抑郁的发生,也可以实现早发现早治疗。

12岁的女孩紫云便在父亲的陪伴下,脸上终于有了笑容,食欲也慢慢开始好了起来。

经过这次住院,郭百彦深刻认识到了对女儿陪伴的缺失,一回家他就给女儿买了两只小乌龟,希望小乌龟能多陪陪紫云,而紫云在确认了爸爸对自己的爱后,她也变得比以前更开朗了。

有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而有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愿天下的每一个孩子,都能有一个幸福快乐的童年。

标签: